【千载谁堪伯仲间什么意思】一、
“千载谁堪伯仲间”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愤》,全诗为:
>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句诗的意思是:“千年之后,还有谁能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呢?”诗人借古抒怀,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感慨。
“伯仲间”原指兄弟之间的排行,后来引申为“相比较之中”,即“谁能在其中分出高下”。因此,“千载谁堪伯仲间”意在强调诸葛亮的功绩和人格魅力,在历史上无人能及,后人难以与其相比。
二、表格解析
词语/短语 | 含义解释 |
千载 | 千年,形容时间久远,表达一种历史的深远感 |
谁堪 | 谁能胜任、谁能比得上 |
伯仲间 | 原指兄弟排行(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后引申为“相比较之中”,即“难分高下” |
全句意思 | 千年之后,还有谁能够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
作者 | 南宋诗人陆游 |
出处 | 《书愤》 |
诗句背景 | 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也暗含自身壮志难酬的感慨 |
三、延伸理解
“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是对诸葛亮个人能力与品德的高度评价,也反映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忠诚、智慧、鞠躬尽瘁的精神,成为后世无数文人墨客推崇的对象。
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也可以引申为对某些卓越人物或成就的赞美,表示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无人能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和精神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千载谁堪伯仲间”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文化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情感与人文精神。
以上就是【千载谁堪伯仲间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