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是什么意思】“杵”是一个汉字,常见于日常用语和古文之中。它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名词,指一种工具;另一种是作为动词,表示敲打、捣碎的动作。下面将对“杵”的含义进行详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杵”字的基本含义是指一种用于捣碎或击打的工具,形状多为圆柱形,常用于捣药、捣米等用途。在古代,杵也常与“臼”配合使用,用来研磨谷物或药材。此外,“杵”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用杵进行捣打的动作。
在现代汉语中,“杵”虽然不如以前常用,但在一些方言或特定语境中仍保留着其原始意义。同时,“杵”在某些情况下也被引申为“笨拙”或“不灵活”的意思,如“人太杵了”,意指人不够机灵。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用法举例 | 备注 |
杵 | 名词 | 捣药用的工具 | 常与“臼”搭配使用 |
杵 | 动词 | 用杵进行捣打 | 如“杵米”、“杵药” |
杵 | 形容词 | 表示笨拙、不灵活 | 如“他做事太杵了” |
杵 | 方言/古语 | 在部分地区或古文中使用 | 如“杵臼之交”(比喻朋友间深厚情谊) |
三、结语
“杵”作为一个传统汉字,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最初的实用工具到后来的引申义,它的使用范围虽有所变化,但依然在语言中占据一席之地。了解“杵”的多种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和日常表达中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