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的解释意思】一、
“志存高远”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该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虽然原意并非直接使用“志存高远”,但后人将其引申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志存高远”中的“志”指的是志向、理想;“存”是怀有、保持;“高远”则是指目标远大、眼光长远。整体意思是:心中怀有远大的志向和追求,不满足于眼前的小成就,而是不断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在现实生活中,“志存高远”不仅是一种精神状态,更是一种行动指南。它鼓励人们树立明确的目标,坚定信念,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现代意义 |
志 | 志向、理想 | 《后汉书》 | 常与“志向”、“理想”连用 | 表示个人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 |
存 | 怀有、保持 | 《后汉书》 | 多用于表达内心持有某种想法或信念 | 强调内心的坚持和专注 |
高远 | 目标远大、眼光长远 | 《后汉书》 | 描述目标或理想的层次 | 指的是超越眼前的局限,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
志存高远 | 心中怀有远大的志向 | 《后汉书·王符传》 | 多用于形容人的精神风貌 |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目标,勇于追求卓越 |
三、结语:
“志存高远”不仅是古人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也是现代人面对挑战时的重要精神动力。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拥有远大的志向,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方向感,增强内在动力,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