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考的21篇文言文】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重点内容之一,尤其在中考中占据重要地位。掌握好文言文不仅有助于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为考试中的古诗文默写、翻译和理解题打下坚实基础。根据近年来的中考大纲及教学实践,以下整理了中考必考的21篇文言文,帮助学生系统复习。
一、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字词解释:包括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等。
- 句式理解: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等。
- 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写作目的。
- 背诵默写:部分篇目需要全文背诵。
- 翻译训练:能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
二、中考必考的21篇文言文(附简要说明)
序号 | 文言文标题 | 作者 | 出处 | 简要说明 |
1 | 《论语》十则 | 孔子及其弟子 | 《论语》 | 儒家经典,强调学习态度与人生哲理 |
2 |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 《陶渊明集》 | 描绘理想社会,体现对现实的不满 |
3 | 《岳阳楼记》 | 范仲淹 | 《范文正公集》 | 表达忧国忧民情怀,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
4 | 《醉翁亭记》 | 欧阳修 | 《欧阳文忠公文集》 | 写景抒情,表达与民同乐的思想 |
5 | 《出师表》 | 诸葛亮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表达忠诚与报国之心,情感真挚 |
6 | 《三峡》 | 郦道元 | 《水经注》 | 描写自然风光,语言简洁生动 |
7 | 《答谢中书书》 | 陶弘景 | 《陶隐居集》 | 山水小品文,展现自然之美 |
8 | 《马说》 | 韩愈 | 《韩昌黎文集》 | 借千里马喻人才,批判埋没人才的现象 |
9 | 《送东阳马生序》 | 宋濂 | 《宋学士文集》 | 讲述求学经历,强调勤奋与坚持 |
10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 | 《孟子·告子下》 | 强调逆境成才的道理 |
11 | 《鱼我所欲也》 | 孟子 | 《孟子·告子上》 | 探讨义利之辨,主张舍生取义 |
12 | 《曹刿论战》 | 左丘明 | 《左传》 | 讲述战争策略,突出智慧与谋略 |
13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吕不韦 | 《战国策》 | 通过故事劝谏君主,体现讽谏艺术 |
14 | 《小石潭记》 | 柳宗元 | 《柳河东集》 | 描写山水,表达孤寂之情 |
15 | 《陋室铭》 | 刘禹锡 | 《刘梦得文集》 | 以物喻人,表达高洁志向 |
16 | 《爱莲说》 | 周敦颐 | 《周敦颐集》 | 借莲喻人,赞扬君子品德 |
17 | 《记承天寺夜游》 | 苏轼 | 《东坡七集》 | 抒发闲适心境,语言清新自然 |
18 | 《满井游记》 | 袁宏道 | 《袁中郎全集》 | 描写春日郊游,表现自然之趣 |
19 | 《狼》 | 蒲松龄 | 《聊斋志异》 | 寓言故事,揭示人与动物的关系 |
20 | 《陈涉世家》 | 司马迁 | 《史记》 | 记述陈胜吴广起义,反映人民反抗精神 |
21 | 《唐雎不辱使命》 | 刘向 | 《战国策》 | 展现外交辞令与民族气节 |
三、学习建议
1. 熟读精思:反复阅读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见文言词汇。
2. 注重翻译:逐句翻译,培养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背诵重点:如《出师表》《岳阳楼记》等,争取做到熟练背诵。
4. 归纳总结:建立文言知识卡片,分类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5. 多做练习:结合历年中考真题,强化应试技巧。
通过系统的复习与积累,同学们可以在中考中从容应对文言文相关题目,取得理想成绩。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大家提供有效的复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