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满了校园的小操场,微风轻拂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那一天,我永远不会忘记,因为我的同桌小明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小明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平时很少说话,总是静静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他成绩不算差,但也不突出,似乎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同学们有时候会取笑他,说他太安静了,像个小木头人。可我知道,他并不是冷漠,而是心里藏着一些说不出的烦恼。
那是一个普通的语文课后,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任务——让我们分组合作完成一幅手绘地图。我和小明被分到了一组。起初,我以为他会拒绝,或者随便应付一下,没想到他竟然点了点头,然后默默拿出纸笔开始画起来。
一开始,我们俩都不太熟悉彼此的风格,画出来的线条东歪西斜,根本不成形。我有点着急,想重新来过,但又怕伤了他的自尊心。就在我犹豫的时候,小明突然开口:“没关系,我们一起试试吧。”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让我感到一阵温暖。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每天放学后都留在教室里修改地图。从最初的草稿到最终的成品,每一步都需要耐心和配合。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小明:“你为什么总是这么认真?”他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因为我想让别人看到,我也能做好一件事。”
听到这句话时,我愣住了。原来,在这个看似冷淡的男孩心里,有着这样一份执着和渴望。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与他沟通,教他一些技巧,也分享我的想法。渐渐地,我们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默契,地图也越来越精致。
终于,在展示日那天,我们的作品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当老师举起我们的地图,说它既美观又实用时,小明第一次主动站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不再是害羞或紧张,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嘴角扬起了一抹浅浅的微笑。那一刻,我感觉整个教室都被他的笑容点亮了。
下课后,我走到小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很棒!”他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已经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从那以后,小明变得更加开朗了,他开始主动参与班级活动,也愿意和其他同学交流。看着他一天天的变化,我觉得特别欣慰。或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只是需要有人去发现并点燃它。
窗外的阳光依旧灿烂,操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而我的脑海里,依然清晰地浮现出那个笑容——那是小明的笑容,也是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