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规范小学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确保学校档案的安全和完整,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档案管理的责任分工,规范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
一、档案管理机构与职责
学校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办公室,由专人负责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熟悉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1. 档案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包括:
- 制定和完善学校档案管理制度;
- 负责全校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编号、立卷、归档工作;
- 管理和维护档案库房,确保档案的安全存放;
- 提供档案查阅服务,保障档案的有效利用;
- 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防止档案损坏或丢失;
- 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
二、档案的分类与归档
根据档案的内容和性质,将档案分为以下几类:
1. 行政类档案:包括学校行政管理文件、会议记录、规章制度等。
2. 教学类档案:涵盖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师教案、学生作业、考试试卷等。
3. 学生类档案:包含学生基本信息、学籍档案、奖惩记录、成长档案等。
4. 人事类档案:涉及教职工的人事档案、劳动合同、职称评定材料等。
5. 财务类档案:包括学校的财务报表、预算决算报告、审计报告等。
6. 建设类档案:如校园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设计图纸、施工合同等。
7. 其他类档案:除上述类别外的其他重要文件资料。
对于以上各类档案,应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编号,并及时归档。归档时要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遗漏或篡改。
三、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档案库房是档案安全存放的重要场所,必须符合防火、防潮、防盗等基本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1. 库房内应配备温湿度控制设备,保持适宜的温度(14℃-24℃)和相对湿度(45%-60%);
2. 安装防盗门窗、监控摄像头等安防设施,防止非法入侵;
3. 定期检查库房内的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4. 配备专用档案柜或密集架,合理布局档案存放空间;
5. 对易损档案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如采用防紫外线玻璃罩、加装防虫剂等。
四、档案的利用与借阅
为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学校应建立健全档案利用机制,方便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查阅所需信息。具体规定如下:
1. 凡需查阅档案者,须提前申请并填写《档案查阅登记表》,经批准后方可进入档案室;
2. 查阅档案时,不得擅自复印、摘抄或带走原件,确需复制的,需经档案管理部门同意;
3. 借阅档案原则上不得超过两周,到期未归还者应及时办理续借手续;
4. 档案管理人员应对每次借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便于追踪查询;
5. 如发现档案遗失或损毁的情况,应及时上报领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档案的销毁与更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部分过时或重复的档案可以考虑销毁或更新。具体程序如下:
1. 对于超过保存期限且无继续保存价值的档案,可申请销毁;
2. 销毁前需编制详细的销毁清单,并由两人以上共同监销;
3. 更新后的档案应及时补充到相应类别中,并做好标识;
4. 每次销毁或更新档案都应形成书面报告,存档备查。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档案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或补充本制度内容,需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相信我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