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语言教育是培养幼儿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本次课程设计以故事《痒痒树》为主题,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引导中班孩子理解友情与分享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 能够理解并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3.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精神与互助意识。
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动画视频
- 小树枝道具若干
- 音乐《小星星》作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 导入部分(5分钟)
- 教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带领孩子们围坐成半圆形。
- 提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特别开心或者难过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一棵神奇的痒痒树的故事。”
2. 讲述故事(10分钟)
- 教师结合图片或视频讲述《痒痒树》的故事,重点突出小动物们如何因为痒痒树而聚集在一起,并且学会了互相帮助。
3. 互动讨论(10分钟)
- 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去痒痒树那里玩耍?”、“如果你是故事中的角色之一,你会怎么做?”鼓励每位小朋友大胆发言。
4. 游戏环节(15分钟)
- 设计一个小游戏叫做“传递快乐”,让孩子们手拉手站成一圈,当老师摇晃手中的小树枝时,音乐响起,孩子们开始顺时针传递;当音乐停止时,拿着树枝的孩子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
5. 总结延伸(5分钟)
- 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强调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关心、共同分享快乐。
-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可以给家人讲讲这个温馨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不仅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当中。特别是在游戏环节中,他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的乐趣。不过,在提问环节中发现个别内向的孩子不太愿意主动开口表达自己,这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需求,创造更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总之,《痒痒树》这一课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懂得了友谊的价值所在。希望未来能继续开发出更多富有创意且贴近儿童生活的优质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