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的时候,班里发生了一件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事情。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教室里的气氛却因为一场误会而变得沉重起来。
那天,老师布置了一项小组合作的任务,要求我们完成一份关于保护环境的手抄报。我和小明是同组的成员,他平时成绩很好,也很热心帮助别人。可是这次任务中,他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我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他只是摇头说没事。结果到了交作业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的手抄报上少了几处关键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恰恰是我昨天特意叮嘱过他的部分。
面对老师的询问,小明低着头不说话,脸涨得通红。我知道,他一定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完成好自己的任务。课后,我主动找到他,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原来,小明家里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父母工作很忙,他需要帮忙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这些额外的责任让他分身乏术,根本无暇顾及学校的事情。
听到这里,我的心里突然涌起一阵难过。一方面,我很理解小明的处境;另一方面,我也感到自责,因为之前我没有察觉到他的困扰,甚至还在课堂上对他产生了误解。我决定做点什么来弥补这个遗憾。
第二天,我召集了小组的其他同学,把情况告诉了大家。大家都非常支持我的提议——我们决定重新分工,由擅长画画的同学负责绘制插图,文字部分则由几位写字漂亮的同学共同完成。虽然过程比预期要忙碌许多,但最终我们顺利完成了手抄报,并且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当小明拿到那张精美的手抄报时,眼眶湿润了。他紧紧握住我的手,连声说着谢谢。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也明白了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的重要性。
从那以后,我更加注意观察身边人的状态,学会了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它教会我的道理却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每当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的心中都会充满温暖和感动。
这就是五年级时,我看到一个好朋友伤心的故事。希望每个人都能学会关心他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