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文的长河中,《稚子弄冰》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小诗,它以简单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孩童嬉戏的场景,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原文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出自宋代杨万里的笔下,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尤其擅长描写儿童的生活和游戏。在这首诗里,他通过细腻的观察,将一个清晨的游戏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首句“稚子金盆脱晓冰”,描述的是孩子们用铜盆接水后放置于户外,待到清晨时分,水已结成冰块。这不仅体现了孩子们的智慧与机智,也反映了古代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活动。
第二句“彩丝穿取当银钲”进一步描述了孩子们如何利用这些冰块进行娱乐。他们用彩色丝线穿过冰块,将其当作一种特殊的乐器——银钲来玩耍。这里的“银钲”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声音清脆悦耳,这里用来比喻孩子们手中的冰块发出的声音。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则生动地写出了孩子们敲击冰块时的情景。冰块被敲击后,发出如同玉磬般清脆的声音,在树林间回荡开来。这一句不仅表现了声音的美妙,还暗示了环境的幽静,更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最后一句“忽作玻璃碎地声”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正当孩子们玩得尽兴之时,冰块突然破裂,摔在地上,发出了如同玻璃破碎般的声响。这个意外的结局既让人感到惊喜,又充满了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这首诗通过对稚子弄冰这一日常小事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这种纯真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