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

2025-05-19 21:54:19

问题描述: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的加法》教案,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21:54:19

活动目标:

1. 认识加号和等号,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数字卡片(0-5)若干套。

2. 小动物图片若干(如兔子、猴子等),每种小动物的数量为1至5个。

3. 加号(+)、等号(=)的符号卡片各一张。

4. 操作练习纸每人一份,铅笔每人一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请小朋友认读数字1至5。

2. 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图片,数一数每种小动物的数量,并说出总数是多少。

二、基本部分

1. 学习加号和等号。

- 教师先拿出两个数字卡片,例如“2”和“3”,然后问:“如果这里有2只小兔子,又来了3只小兔子,那么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 接着教师拿出加号(+)和等号(=)的卡片,依次放在数字卡片之间,形成“2 + 3 =”。解释说:“这个符号叫做‘加号’,表示要把两部分合起来;这个符号叫‘等号’,表示两边的结果是一样的。”

2. 实践操作。

- 给每位小朋友发放一套操作练习纸和铅笔。

- 教师逐一出示不同的小动物组合图片(如2只兔子和3只兔子),让幼儿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图画,并写出对应的加法算式。

3. 游戏巩固。

- 组织“找朋友”的游戏,将小朋友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小动物图片。

- 游戏规则是:每组成员需要根据教师给出的加法算式找到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图片,并将它们摆放在一起,最后验证总数是否正确。

三、结束部分

1. 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表现积极的小朋友。

2.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类似的加法问题,让孩子尝试解决。

注意事项:

1.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保持耐心,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2. 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调整难度,确保每位孩子都能参与进来。

3.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性元素,比如设置奖励机制,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相信孩子们能够轻松掌握5以内的加法知识,并且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