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苏轼《方山子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5-05-21 12:47:09

问题描述:

苏轼《方山子传》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1 12:47:09

苏轼的《方山子传》是一篇充满深意的小品文,通过叙述一位隐士的生活与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思考。以下是对这篇文言文的详细阅读与分析。

原文节选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位隐士。年轻时仰慕朱家、郭解那样的侠客,乡里的人都尊崇他。渐渐长大后,他改变志向,专心读书,希望借此在当时有所作为,但最终未能如愿。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岐亭,过着清贫的生活,住草庵吃素食,不与外界交往。他抛弃了车马,毁坏了官帽和衣服,徒步行走于山林之间,人们都不认识他了。

文字解析

1. 人物形象

方山子起初是一位侠客,后来转而追求学问,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种转变体现了他在不同阶段对自我价值的不同追求。

2. 隐逸生活

晚年的方山子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他放弃物质享受,选择简朴的生活,反映了对名利的淡泊。

3. 作者情感

苏轼通过对方山子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既感慨于方山子未能施展才华,又欣赏其晚年所展现出的宁静与超然。

思考与感悟

方山子的经历提醒我们,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从理想到现实的落差。然而,如何面对这样的落差,却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方山子最终选择了一条隐逸的道路,这不仅是对失败的一种逃避,更是对内心平静的一种追求。

答案要点

1. 方山子年轻时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 方山子年轻时性格豪爽,喜欢行侠仗义,受到乡里人的尊敬。

2. 方山子为何选择隐居?

- 方山子选择隐居是因为他未能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抱负,晚年选择了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3. 这篇文章传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 这篇文章传达了对人生道路多样性的尊重,以及对内心平和与自我满足的重视。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