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如下:
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
青山万里一孤舟。
首句“猿啼客散暮江头”,描绘了一幅黄昏江边送别的画面。傍晚时分,江岸边的猿猴哀啼不已,而送行的人群也已渐渐散去,只剩下诗人独自站在江边,面对着滔滔江水。这句不仅点明了时间和地点,还通过“猿啼”这一典型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这里,“人自伤心”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伤,而“水自流”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命运的无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句“同作逐臣君更远”,则直接点明了友人被贬谪的事实。诗人感慨自己和友人都曾遭受过类似的遭遇,但如今友人所面临的处境更为艰难。这一句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惋惜之情。
最后一句“青山万里一孤舟”,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即将踏上遥远旅途的情景。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友人乘坐着一艘小船,向着未知的远方驶去。这里的“青山万里”与“一孤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友人旅程的漫长与孤独。
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刘长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挖掘,成功地塑造了一幅感人至深的送别图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