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李明(化名)
性别:男
年龄:15岁
年级:初三
学校:某市实验中学
辅导时间:2024年4月5日
辅导地点:学校心理辅导室
辅导教师:张老师
一、来访背景
李明同学是初三学生,近期在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家长反映其近期情绪低落、睡眠质量下降,学习成绩也有所下滑。班主任建议其接受心理辅导,以缓解当前的心理困扰。
二、主要问题
1. 学业压力大:面临中考,感到学习任务繁重,担心无法考入理想高中。
2. 人际关系紧张:与部分同学关系疏远,认为自己不被理解,常感到孤独。
3. 自我评价较低:对自己要求较高,但成绩未达预期,产生挫败感。
4. 睡眠质量差:经常熬夜复习,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难以集中。
三、咨询过程
本次咨询以倾听为主,引导李明表达内心感受。通过开放式提问,逐步了解其内心的焦虑来源。李明表示,他希望取得好成绩,但又害怕失败,这种矛盾心理使他倍感压力。
在交流中,李明提到曾因一次考试失利而自责,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此,辅导教师给予适当的情绪支持,并帮助其认识到“失败不是终点”,而是成长的一部分。
同时,针对李明的人际关系问题,辅导教师鼓励其多参与集体活动,增强与同学的互动,提升自我认同感。此外,建议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改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辅导目标
1. 缓解当前的焦虑情绪,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2. 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看待考试与成绩。
3. 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信心。
4. 优化作息习惯,提升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五、后续计划
1. 安排每周一次的心理辅导,持续关注李明的情绪变化。
2. 鼓励其与班主任及家长保持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 提供相关心理书籍或资源,帮助其掌握更多应对策略。
4. 观察其学习状态和行为表现,适时调整辅导方案。
六、辅导小结
本次辅导初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信任关系,李明能够较为开放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困惑。通过引导,其对自身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开始尝试调整心态。接下来将重点关注其情绪管理与行为改变,帮助其逐步走出当前困境,建立更健康的心理状态。
记录人:张老师
记录时间:2024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