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扫黑除恶”已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各地纷纷开展相关宣传与教育活动。本文围绕《扫黑除恶应知应会》的核心内容,进行简要梳理与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并参与到扫黑除恶行动中来。
一、什么是“扫黑除恶”?
“扫黑除恶”是指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里的“黑”指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恶”指的是恶势力犯罪团伙。这些组织往往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经济发展,损害群众利益。
二、扫黑除恶的重点打击对象有哪些?
1. 农村地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垄断农村资源、操控基层政权、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
2. 工程建设领域:强揽工程、恶意竞标、非法占地、暴力拆迁等行为。
3. 市场流通领域: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违法行为。
4. 金融放贷领域:高利贷、套路贷、非法集资、暴力催收等行为。
5. 网络空间:利用网络平台实施诈骗、敲诈勒索、散布谣言等行为。
三、扫黑除恶举报方式有哪些?
为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扫黑除恶斗争,国家设立了多种举报渠道:
- 电话举报:拨打全国统一举报电话12337;
- 网络举报:通过“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提交线索;
- 信件举报:将举报材料寄送至当地公安机关或扫黑办;
- 现场举报:前往公安机关或相关单位当面反映情况。
四、扫黑除恶工作原则是什么?
扫黑除恶工作始终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原则,做到“有黑必扫、有恶必除、有乱必治”。同时,注重源头治理,强化行业监管,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扫黑除恶的意义和作用?
扫黑除恶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通过打击黑恶势力,可以有效遏制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社会环境,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稳定大局。
六、如何提升自身防范意识?
1. 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基本法律知识,提高识别和应对黑恶势力的能力。
2. 关注身边异常现象:如发现可疑人员、异常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3. 积极参与宣传:主动学习扫黑除恶知识,并向家人、朋友传播正能量。
结语:
扫黑除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每一位公民都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支持、参与扫黑除恶斗争,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只有人人参与、全民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无黑无恶、清朗有序”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