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所卫生管理制度】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为重要任务之一。其中,厕所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村民的生活质量与健康安全。为改善农村厕所卫生状况,提升村庄整体环境卫生水平,特制定本《农村厕所卫生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标
本制度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维护和宣传教育,实现农村厕所设施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确保厕所干净、整洁、无异味,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辖区内所有农村公共厕所及农户自建厕所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涵盖村内公共区域、学校、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的厕所设施。
三、责任分工
1. 村委会负责统筹安排厕所卫生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检查与评比。
2. 各自然村设立卫生管理员,负责日常清洁、设备维护及卫生宣传。
3. 农户应自觉维护自家厕所卫生,保持室内清洁、无粪便残留,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四、卫生标准
1. 厕所内外地面、墙面、门窗应保持干净,无积尘、无污渍。
2. 厕所内无异味,通风良好,排水畅通。
3. 便池、蹲位、水龙头等设施完好无损,使用正常。
4. 垃圾及时清理,做到日产日清,禁止乱扔乱倒。
五、日常维护
1. 每日至少进行一次清扫,重点清理便池、地面、墙面等易污染区域。
2. 定期对厕所设施进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报修,确保正常使用。
3. 每月开展一次全面消毒,防止病菌滋生,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六、宣传教育
1. 村委会应通过广播、宣传栏、入户走访等方式,加强厕所卫生知识的普及。
2. 鼓励村民参与厕所卫生管理,树立“人人有责”的意识。
3. 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家庭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七、监督考核
1. 村委会每月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对各区域厕所卫生情况进行评分。
2. 对于卫生不达标、管理不到位的情况,限期整改;屡次不改者,将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 将厕所卫生纳入村容村貌考核内容,作为评选文明村、先进户的重要依据。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村委会负责解释和修订。各村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制度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厕所卫生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还能提升村民的卫生健康意识,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