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2025-07-05 13:23:48

问题描述: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13:23:48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掌握作者苏轼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词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方式。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赏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体会其面对人生挫折时的坚韧与超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分析词中描绘的赤壁江景,理解作者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体会“大江东去”的壮阔意境。

- 难点:

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自身处境的对比,感悟“人生如梦”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资料、配乐朗读音频。

- 学生预习:了解苏轼的生平及“乌台诗案”背景,初步朗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赤壁风光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问:“你心中‘赤壁’是什么样的?你是否知道这里曾发生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引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激发学生兴趣。

2. 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5分钟)

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尤其是他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经历。说明这首词写于他被贬期间,借此展示其在逆境中的精神风貌。

3. 整体感知(10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节奏与情感。

- 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词的韵律美与情感基调。

- 提问:“这首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4. 文本分析(20分钟)

- 上阕:描写赤壁江景,展现自然壮丽之象。

引导学生找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意象,分析其视觉冲击力与气势恢宏的特点。

- 下阕:抒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自身命运的感慨。

引导学生理解“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与“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对比,体会作者对历史英雄的仰慕与自我人生的反思。

- 总结:

通过景物描写与历史回顾,表达作者对人生短暂、功名易逝的感慨,同时展现出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5. 艺术特色(10分钟)

-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等。

- 语言风格:豪放激昂,气势磅礴。

- 结构安排:由景及人,由古及今,层层递进。

6. 拓展延伸(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苏轼在词中表现出的“人生如梦”是否消极?你如何看待这种人生态度?鼓励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讨论。

7.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达心态的精神价值,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困难。

8. 布置作业(5分钟)

- 背诵并默写全词。

-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人生如梦”的理解。

- 收集苏轼其他诗词,比较阅读,感受其不同风格。

五、板书设计: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上阕:赤壁江景(壮阔、雄奇)

下阕:历史追忆(感慨、反思)

主旨:人生短暂,豁达超然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诵读、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词作的内容与情感。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如梦”的哲理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今后可加强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