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礼貌》托班教案】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什么是礼貌行为,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2. 通过游戏和情景模拟,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
3. 激发幼儿对礼貌行为的兴趣,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活动准备:
- 礼貌用语卡片(如“你好”、“谢谢”、“对不起”等)
- 小动物头饰(如小熊、小兔、小猫等)
- 故事图片或绘本《小熊的礼貌》
- 道具:小花、小树、小椅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肢体放松操。然后提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见过别人说‘你好’、‘谢谢’?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二、故事讲述(8分钟)
教师出示绘本《小熊的礼貌》,讲述故事内容。故事中,小熊在森林里遇到了小兔子、小猫等朋友,他总是先说“你好”,在得到帮助时说“谢谢”,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会说“对不起”。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明白礼貌语言的重要性。
三、情景模拟(10分钟)
教师设置几个生活场景,如“打招呼”、“借东西”、“道歉”等,邀请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例如:
- 场景一:小明想借小红的玩具,他会怎么说?
- 场景二:小美不小心撞到了小刚,她应该怎么表达歉意?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表扬。
四、游戏互动(10分钟)
游戏名称:《礼貌小使者》
玩法:教师将礼貌用语卡片放在地上,幼儿轮流抽取一张卡片,并根据卡片上的词语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说出句子。例如抽到“谢谢”,幼儿可以说“谢谢你帮我拿书”。
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礼貌用语,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多使用这些词语。同时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向家人说一句“谢谢”或“对不起”,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情景模拟和游戏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部分幼儿在表达时仍有些害羞,今后可以多提供一些鼓励和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延伸建议:
- 家长可以在家中营造礼貌的语言环境,鼓励孩子多使用礼貌用语。
- 在班级中设立“礼貌之星”评比,激励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学会基本的礼貌行为,也能促进他们社会性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