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陈与义:临江仙

2025-07-11 01:41:12

问题描述:

陈与义:临江仙,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1 01:41:12

陈与义:临江仙】《临江仙》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所作的一首经典词作,虽未如“水调歌头”或“满江红”那般广为传诵,却在文人墨客中享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首词以其清丽脱俗的意境、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沉的历史感慨,成为陈与义词风的代表之一。

全词如下: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注:此为苏轼之作,此处应为陈与义《临江仙》)

实际上,陈与义的《临江仙》原词为:

> 朝来庭树有鸣禽,

> 二月东风到屋阴。

> 翻阶竹影和诗瘦,

> 烧巷柳烟和梦深。

> 闲坐悲君亦自悲,

> 百年孤馆鬓如丝。

> 良辰美景奈何天,

>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不过,根据常见版本,陈与义的《临江仙》更常被引用的是以下这一首:

> 庙堂无策可平戎,

> 金瓯已破一丸中。

> 岂知今日,西楼对月,犹唱胡笳。

> 旧时天气旧时衣,

> 只恐桃花笑我非。

> 多少江山,多少恨,付与斜晖。

这首词写于北宋末年,正值国势日衰、外敌压境之时。陈与义身处乱世,目睹山河破碎,内心充满忧愤与无奈。他借景抒情,以“庙堂无策”道出朝廷无能,以“金瓯已破”暗示国家危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忧虑。

词中“旧时天气旧时衣”一句,看似平淡,实则意味深远。它不仅表达了对往昔太平盛世的怀念,也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与讽刺。而“只恐桃花笑我非”则以拟人手法,将自然之物与人的情感交融,使整首词更具画面感与感染力。

整首《临江仙》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陈与义词作中常见的“沉郁顿挫”风格。他在词中不直接发泄情绪,而是通过景物描写与历史反思,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意识与个人情怀。

陈与义作为南宋初期的重要诗人与词人,其作品往往融合了个人遭遇与时代背景,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理想的坚守。他的词作虽不多,但每一篇都堪称精品,尤其《临江仙》一词,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今天看来,这首词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仍需保持清醒与坚韧,正如陈与义笔下的词句,虽有悲凉,却不失希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