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满井游记》原文及赏析】《满井游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一篇散文,全文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春日郊外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文章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明代小品文中的佳作。
一、原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清骨爽,肌肤若冰雪,体轻如羽,心旷神怡,感慨系之矣。
二、赏析
《满井游记》写于袁宏道任京兆府教谕期间,此时他已厌倦仕途,渴望回归自然。文中通过对满井一带春景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压抑的不满。
文章开头以“燕地寒”点明时节,渲染出一种寒冷萧瑟的氛围,为后文的春意盎然做铺垫。接着通过“冻风时作”、“欲出不得”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在寒冷中憋闷的心情。然而,当天气转暖,作者终于踏出屋门,来到满井,眼前豁然开朗,仿佛从笼中飞出的鸟儿,心境也随之开阔。
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极为细腻生动。“波色乍明,鳞浪层层”,“山峦为晴雪所洗”,“柳条将舒未舒”,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尤其是“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这一句,用拟人手法将山峦比作梳妆的女子,形象而富有诗意。
结尾部分,“风清骨爽,肌肤若冰雪,体轻如羽,心旷神怡”,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感到身心放松,情绪愉悦,体现出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
三、总结
《满井游记》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袁宏道作为一位文人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态度。文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仕途与理想之间的矛盾心理。
这篇散文不仅是文学上的精品,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