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增强党员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亟需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首先,部分在职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由于工作繁忙、时间安排紧张,一些党员对进社区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存在“被动参与”甚至“应付了事”的现象。这种态度不仅影响了活动的实际效果,也削弱了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当前,很多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活动仍停留在传统的志愿服务、打扫卫生等层面,内容较为单调,难以激发党员的兴趣和热情。同时,缺乏与社区居民的有效沟通,导致活动与居民实际需求脱节,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反馈机制。
再次,组织协调不够顺畅。在职党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其工作性质和时间安排各不相同,使得统一组织、集中开展活动存在一定难度。加之部分单位对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支持力度不足,导致活动开展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此外,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党员的积极性。目前,针对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考核和激励措施较少,缺乏有效的表彰和奖励机制,使得部分党员缺乏动力,难以形成长期参与的良好氛围。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党员思想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增强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参与社区活动不仅是履行党员义务,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二是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根据社区实际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如政策宣讲、法律咨询、关爱老人、青少年辅导等,使党员能够发挥自身特长,更好地服务群众。
三是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活动的组织效率。同时,加强与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资源支持。
四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体系,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
总之,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是加强基层党建、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只有正视问题、主动作为,才能不断提升活动的质量和实效,真正实现党员进社区、服务到基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