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及飞天及rdquo及凌空》教案6(3页))】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描写跳水动作的精彩语言。
- 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和场景氛围。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体育竞技中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艺术美感。
-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文章中对跳水动作的生动描写,体会语言的感染力。
- 难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营造出画面感和情感共鸣。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女子跳水比赛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运动员的动作和姿态。提问:“你看到的是什么?有什么感受?”引出课题《“飞天”凌空》,并简要介绍本文的背景。
2. 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 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哪位运动员?她的动作有哪些特点?
- 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或句子来表现她的动作?
-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吗?是怎样的情感?
3. 精读品析(20分钟)
- 分段落分析,找出文中描写动作的精彩语句,如“她像轻盈的燕子,从高台跃下……”等。
-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描写的作用:是否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什么?
- 结合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魅力。
4. 拓展延伸(10分钟)
-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观看体育比赛时的感受。
- 小组讨论:如果让你写一篇类似的文章,你会怎么描写一个运动员的动作?
5. 总结升华(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语言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感悟体育精神与艺术美的结合,激发他们对体育和文学的兴趣。
四、作业布置:
1. 仿照课文中的描写方式,写一段关于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或人物的描写,要求用上至少两种修辞手法。
2. 阅读相关体育类文章,比较不同作家在描写动作方面的风格差异。
五、教学反思(可选):
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教学积累经验。
注:本教案适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可根据实际学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