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福建省中考题)】《木兰诗》是北朝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讲述了女子花木兰代父从军、英勇作战、功成身退的故事。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生动的叙述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忠孝节义与英勇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一、阅读理解题
1. 下列对《木兰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表现了木兰奔赴战场的急切与勇敢。
B.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明战争的残酷与时间的漫长。
C.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达了木兰渴望回家的心情。
D. 全诗通过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了一个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答案:D
解析:本项表述不准确。“抒情”在文中体现不多,主要以叙述为主,没有明显的抒情描写。
2. 对“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一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诗的开头,描绘了木兰在深夜织布的情景。
B. “唧唧”是拟声词,表现出织布机的声音。
C. 此句为全诗奠定了悲凉、哀伤的情感基调。
D. 该句引出木兰因父亲年迈而决定替父从军的原因。
答案:C
解析:“唧唧复唧唧”虽带有一些低沉情绪,但并非全诗的悲凉基调,而是为后文的英勇事迹做铺垫。
3. 请结合诗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参考答案:
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方式,揭示了木兰作为女性在战场上隐藏身份的巧妙,同时也讽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能力的忽视。作者借此表达对木兰智慧与勇气的赞美,也反映了对性别偏见的反思。
二、语言赏析题
4. 分析“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百战”与“十年”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百战”强调战争的频繁与激烈,“十年”突出时间的漫长。这两个词语的搭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突出了木兰征战的艰辛与不易,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三、拓展延伸题
5. 结合《木兰诗》的内容,谈谈你对“忠孝两全”这一传统价值观的理解。
参考答案:
在《木兰诗》中,木兰为了照顾年迈的父亲,毅然选择代父从军,体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孝道;而在战场上,她英勇无畏,立下赫赫战功,又展现了她对国家的忠诚。这种“忠孝两全”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视的价值观,它强调个人在家庭与国家之间的责任与担当。
四、总结
《木兰诗》不仅是一首讲述英雄故事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社会风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品。通过对木兰形象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对女性才能的肯定与尊重,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忠孝兼备的典范。在今天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应深入体会其思想内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