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厉而胆薄什么意思】一、
“色厉而胆薄”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外表看起来很严厉或强硬,但内心却胆小怕事。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在表面上表现出强势、威严,但在实际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却缺乏勇气和担当的人。
该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色厉而胆薄,好谋而无断。”意思是说,这个人外表威严,但内心胆怯,喜欢谋划却缺乏决断力。因此,“色厉而胆薄”不仅描述了人的外在表现,还揭示了其内在的性格弱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领导、同事或者朋友,他们可能在言语上咄咄逼人,但在关键时刻却不敢承担责任或做出决定。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色厉而胆薄 |
拼音 | sè lì ér dǎn báo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
含义 | 外表强硬,内心胆怯;表面威严,实则软弱 |
用法 | 形容人外强中干、缺乏勇气 |
近义词 | 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
反义词 | 内刚外柔、刚正不阿 |
例句 | 他虽在会议上言辞激烈,实则色厉而胆薄,遇事就退缩。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分析人物性格、文学描写等 |
三、结语
“色厉而胆薄”是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成语,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精炼,也反映了对人性复杂性的观察。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他人,也能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表面强大,内心脆弱”的人。
以上就是【色厉而胆薄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