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关于分庭抗礼造句

2025-09-16 00:17:59

问题描述:

关于分庭抗礼造句,有没有大神路过?求指点迷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00:17:59

关于分庭抗礼造句】“分庭抗礼”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原意是双方各立一堂,彼此对等而立,后来用来形容双方势力相当,互不相让,甚至形成对立局面。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政治、外交、商业或学术等领域中,双方在立场、观点或利益上出现对立的情况。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庭抗礼”这一成语,以下是对该成语的用法总结,并附上相关例句,便于学习和参考。

一、成语释义

词语 分庭抗礼
拼音 fēn tíng kàng lǐ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晋侯与楚人战于邲,楚人分庭抗礼。”
本义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时,各自设立自己的庭院,以示对等。
引申义 形容双方势力相当,互不相让,形成对立局面。

二、使用场景

场景 描述
政治领域 如两国领导人因政策分歧而形成对立态势。
商业竞争 如两家大公司因市场争夺而势均力敌。
学术讨论 如学者之间就某一问题展开激烈辩论。
家庭关系 如兄弟姐妹因财产分配产生矛盾,互不妥协。

三、常见搭配

搭配方式 示例
分庭抗礼地对待 他们分庭抗礼地对待彼此的观点。
在……中分庭抗礼 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分庭抗礼。
与……分庭抗礼 他与上级分庭抗礼,坚持自己的立场。

四、造句示例

例句 说明
在会议上,两派意见严重分歧,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 表示双方立场对立,互不退让。
这两家公司在市场上分庭抗礼,竞争十分激烈。 用于描述商业竞争中的势均力敌。
他与导师在学术观点上分庭抗礼,争论不休。 表示学术上的对立与争执。
虽然两人曾是好友,但如今已分庭抗礼,互不往来。 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的破裂与对立。

五、注意事项

-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的对立关系。

- 语气色彩:偏中性,有时带有一定对抗意味,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 避免误用:不可用于描述单一主体内部的矛盾,如“一个人分庭抗礼”,不符合成语本意。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分庭抗礼”的含义、用法及适用范围,从而在写作或口语中更加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

以上就是【关于分庭抗礼造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