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屈原列传原文翻译一句一句

2025-10-21 14:35:24

问题描述:

屈原列传原文翻译一句一句,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1 14:35:24

屈原列传原文翻译一句一句】《屈原列传》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一部分,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因忠言直谏而被流放、最终投江自尽的悲壮结局。以下是对《屈原列传》原文逐句的翻译与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文章

《屈原列传》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屈原的高尚品格、卓越才华和悲剧命运。文章不仅展现了屈原对国家的忠诚与理想,也反映了当时楚国政治的腐败与黑暗。通过对屈原作品《离骚》《天问》等的引用,进一步凸显了他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成就。全文情感真挚,语言庄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屈原,名叫平,是楚国同姓的人。
为楚怀王左徒。 曾任楚怀王的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他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治国之道,擅长言辞。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在朝内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发布政令;在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楚怀王非常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上官大夫与他同为朝廷官员,因争夺宠爱而嫉妒他的才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 楚怀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屈原写好了初稿但尚未定稿。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因谗之于王曰:“ 上官大夫看到后想夺取这份稿件,屈原不肯给他,于是向楚怀王进谗言说:“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令尹子兰听说后非常愤怒,最终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
王怒而疏屈原。 楚顷襄王因此愤怒并疏远了屈原。
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来到江边,披头散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诗,脸色憔悴,形体枯瘦。
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一位渔夫看见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何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回答:“天下都浑浊,只有我是清白的;众人都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被放逐。”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渔夫说:“圣人不拘泥于事物,能够随着世道变化而调整自己。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天下都浑浊,为什么不搅动泥沙,随波逐流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 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吃酒糟,喝点薄酒呢?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为什么如此深思熟虑,行为高洁,让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尘土;怎么能让自己洁净的身体,去接受污浊的外界呢?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我宁愿投入湘江,葬身鱼腹之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哪里能让自己纯洁的品德,被世俗的尘埃所玷污呢!”
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他写了《怀沙》这篇赋。
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于是他怀抱石头,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三、结语

《屈原列传》不仅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屈原的遭遇,表达了对忠诚与理想的坚持,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本文逐句翻译,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司马迁笔下的屈原形象及其精神世界。

以上就是【屈原列传原文翻译一句一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