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日啖荔枝三百颗全诗

2025-10-22 14:27:23

问题描述:

日啖荔枝三百颗全诗,这个怎么解决啊?快急疯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2 14:27:23

日啖荔枝三百颗全诗】“日啖荔枝三百颗”出自唐代诗人苏轼的《惠州一绝》。这首诗虽短,却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与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下面是对该诗句及其全诗的总结,并附上相关资料表格。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日啖荔枝三百颗”出自苏轼的《惠州一绝》,全诗如下:

> 罗浮山下四时春,

> 卢橘杨梅次第新。

> 日啖荔枝三百颗,

> 不辞长作岭南人。

此诗是苏轼在被贬至广东惠州期间所作,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生活困顿,但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诗中描绘了岭南地区四季如春的美景,以及荔枝的美味,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二、诗句解析

- “罗浮山下四时春”:罗浮山是岭南名山,这里形容其气候温暖,四季如春。

- “卢橘杨梅次第新”:卢橘和杨梅是岭南常见的水果,季节更替时不断成熟。

- “日啖荔枝三百颗”:荔枝是岭南特产,诗人夸张地表达自己每天吃三百颗荔枝,表现出对荔枝的喜爱。

- “不辞长作岭南人”:即使长期居住在岭南,也不觉得遗憾,体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

苏轼通过这首小诗,不仅展现了岭南的自然风光与物产丰富,也传达出他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尽管身处贬谪之地,但他并未沉沦,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体现了文人的高洁品格。

四、相关信息表格

项目 内容
诗句名称 日啖荔枝三百颗
出处 《惠州一绝》
作者 苏轼(北宋)
创作背景 被贬惠州期间,生活困顿但心态豁达
主题思想 表达对荔枝的喜爱与对生活的满足
诗歌风格 简洁明快,情感真挚
诗句含义 夸张地表达对荔枝的喜爱,体现豁达心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仅是对荔枝的赞美,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写照。在今天看来,这句诗依旧具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古人在逆境中的智慧与从容。

以上就是【日啖荔枝三百颗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