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惯性指数和负惯性指数定义】在数学中,尤其是线性代数和二次型理论中,正惯性指数与负惯性指数是描述二次型性质的重要概念。它们用于判断二次型的正定性、负定性以及不定性,对于理解矩阵的特征和几何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念
1. 二次型:
一个关于变量 $ x_1, x_2, \dots, x_n $ 的二次型可以表示为:
$$
f(x_1, x_2, \dots, x_n) = \sum_{i=1}^n \sum_{j=1}^n a_{ij}x_i x_j
$$
其中 $ a_{ij} $ 是实数,并且通常假设 $ a_{ij} = a_{ji} $,即系数矩阵是对称的。
2. 对称矩阵:
二次型可以用对称矩阵 $ A $ 表示为:
$$
f(\mathbf{x}) = \mathbf{x}^T A \mathbf{x}
$$
3. 惯性指数:
惯性指数是指二次型在标准形中正项和负项的个数,分别称为正惯性指数和负惯性指数。
二、正惯性指数与负惯性指数的定义
| 概念 | 定义 |
| 正惯性指数 | 在二次型的标准形中,正平方项的个数。 |
| 负惯性指数 | 在二次型的标准形中,负平方项的个数。 |
注意: 标准形指的是将二次型通过正交变换或配方法化为只含平方项的形式,如:
$$
f = y_1^2 + y_2^2 + \cdots + y_p^2 - y_{p+1}^2 - \cdots - y_r^2
$$
其中 $ p $ 是正惯性指数,$ r - p $ 是负惯性指数。
三、相关性质
- 符号差(Sylvester 定理):
符号差为正惯性指数减去负惯性指数,是一个不变量,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
- 正定性判断:
若正惯性指数等于变量个数,且负惯性指数为0,则二次型为正定。
- 负定性判断:
若负惯性指数等于变量个数,且正惯性指数为0,则二次型为负定。
- 不定性判断:
若正、负惯性指数均大于0,则二次型为不定。
四、总结
正惯性指数和负惯性指数是分析二次型性质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其是否正定、负定或不定。它们来源于二次型的标准形,反映了矩阵的特征值分布情况。这些概念不仅在数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工程、物理、经济学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表格总结:
| 概念 | 含义说明 | 判断依据 |
| 正惯性指数 | 二次型标准形中正平方项的个数 | 正项数量 |
| 负惯性指数 | 二次型标准形中负平方项的个数 | 负项数量 |
| 符号差 | 正惯性指数 - 负惯性指数 | 不变量,与坐标系无关 |
| 正定性 | 正惯性指数 = 变量个数,负惯性指数 = 0 | 所有特征值均为正 |
| 负定性 | 负惯性指数 = 变量个数,正惯性指数 = 0 | 所有特征值均为负 |
| 不定性 | 正、负惯性指数均大于0 | 存在正负特征值 |
以上就是【正惯性指数和负惯性指数定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