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庄子佝偻承蜩原文译文

2025-10-26 14:27:49

问题描述:

庄子佝偻承蜩原文译文,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14:27:49

庄子佝偻承蜩原文译文】一、

《庄子·外篇·达生》中记载的“佝偻承蜩”故事,是庄子借寓言表达“专心致志”的重要性。故事讲述了一位驼背老人在树上用竹竿粘蝉,动作娴熟、百发百中,引得孔子感叹其技艺之精妙。老人解释自己通过长期练习和专注,达到了“用心专一”的境界,从而达到“无物不中”的效果。

这个寓言强调了专注与毅力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应全神贯注,才能取得成功。同时,也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通过内心的宁静与专注,达到外在的成功。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庄子曰:“夫子欲问之乎?吾有五石之瓠。” 庄子说:“先生想问这个吗?我有一只大葫芦。”
夫子以为大,则不可置之于舟;以为小,则不能盛水。 先生认为它太大,不能放在船上;认为它太小,又不能装水。
吾将以之为鼓,浮于江湖之上,足以自乐,何患乎?” 我将把它当作鼓,漂浮在江河之上,足以自得其乐,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孔子到楚国,楚国的狂人接舆唱歌经过孔子说:“凤凰啊凤凰,为何德行衰退!”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哉!” “过去的无法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追求。罢了罢了,现在从政的人危险啊!”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孔子下车,想和他说话。他快步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然后,弟子问曰:“彼何人也?敢陵子而不见?” 然后,弟子问:“他是谁?竟敢轻视您却不肯相见?”
曰:“彼,圣人也;而丘,贤人也。贤人而欲以圣人之道教圣人,岂不难哉!” 回答说:“他是圣人;而我是贤人。贤人想用圣人的道理去教导圣人,难道不难吗?”
孔子曰:“吾尝闻之,君子不以人废言。” 孔子说:“我曾听说,君子不因为人而废弃他的言论。”
鸠偻承蜩,以杖悬丝,若将坠者。 驼背老人粘蝉,用竹竿挂着丝线,好像随时会掉下来。
虽天高而不坠,虽风动而不摇,其心一也。 虽然天很高,但不会掉下来;虽然风动,但不会摇晃,是因为他心专一。
孔子曰:“使汝举是而无失,亦可谓巧矣。” 孔子说:“如果你能这样操作而不失误,也可称为巧妙了。”

三、结语

“佝偻承蜩”不仅是一个关于技艺的故事,更是一则关于专注与修养的哲理寓言。庄子通过这个故事,传达了“心无旁骛、专注当下”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功利的批判与对自然本性的推崇。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与践行。

以上就是【庄子佝偻承蜩原文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