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子罕第九原文

2025-10-26 19:49:21

问题描述:

子罕第九原文,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19:49:21

子罕第九原文】《子罕第九》是《论语》中的一篇,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关于德行、志向、学习与处世等方面的言论。这一篇内容虽短,但蕴含深刻哲理,体现了孔子对“仁”、“礼”、“志”的重视。

一、

《子罕第九》共27章,内容多为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对话,涉及人生志向、道德修养、学习态度、面对困难的态度等。其中不乏经典名句,如“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均被后人广泛引用。

本篇强调了君子应有坚定的志向和操守,不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动摇;同时提倡以德为本,追求内在修养,而非外在浮华。此外,还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二、原文及简要解析(表格形式)

章号 原文 简要解析
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论利益、命运和仁德,暗示这些是深层次的学问,需用心体会。
2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感叹人们往往更喜欢美色,而不愿追求德行,批评世人重欲轻德。
3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孔子谦虚地表示自己并非全知全能,强调学无止境。
4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孔子感叹时运不济,理想难行,表达对理想实现的无奈。
5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子赞扬颜渊不断进步,从未停止,强调持续努力的重要性。
6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学习如堆土,贵在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7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强调人的志向坚不可摧,即使面对强权也不轻易改变。
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在艰难时刻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坚韧品格。
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了仁德,可以牺牲生命,体现儒家舍生取义的精神。
10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孔子评价子张与子夏,指出“过犹不及”,强调中庸之道。
11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应广博学习文化,用礼仪约束自己,才不会偏离正道。
12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育应因材施教,启发思考,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
13 子曰:“吾与点也!” 孔子赞同曾点的理想生活状态,体现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孔子称赞颜回能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话,说明师生之间高度契合。
15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赞扬颜回安贫乐道,体现真正的君子风范。
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认为简朴生活也能带来快乐,强调精神富足胜于物质享受。
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希望再活几年,深入研究《易》,以减少过失。
18 子曰:“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自认不如弟子,体现谦逊态度。
19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孔子认为如果富贵是可以追求的,即使是低贱的工作他也愿意做。
20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鄙视不义之财,强调富贵应建立在道义之上。
2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学习应虚心,善于借鉴他人长处,改正自身缺点。
22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自信上天赋予他德行,即使遭遇迫害也无所畏惧。
23 子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子表明自己不愿远离人群,若天下太平,他也不会改变现状。
24 子曰:“莫我知也夫!” 孔子感叹无人真正了解自己,表达孤独感。
25 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孔子认为只有《春秋》能理解他的意图,也有人会因此责怪他。
26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再次感叹理想难以实现,表达无奈与失落。
27 子曰:“吾衰老矣,不能用也。” 孔子晚年感叹自己已无法施展抱负,充满感慨。

三、结语

《子罕第九》虽篇幅不长,却涵盖了孔子对人生、理想、教育、道德等多个方面的深刻思考。通过学习这一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学会在纷繁世界中坚守内心信念,追求高尚品德。

以上就是【子罕第九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