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奶奶的院子里,看她用手中的泥土捏出一个个生动的小人。那时候,我总是趴在木凳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的手,仿佛那双布满皱纹的手是魔法棒,能将普通的泥土变成有生命的艺术品。
记得有一次,我终于鼓起勇气,向奶奶提出了一个请求:“奶奶,我想学捏泥人。”奶奶笑了笑,说:“好啊,但你要有耐心。”于是,她从屋子里拿出一小块湿润的泥土,递给我。我接过泥土,小心翼翼地放在掌心,感觉它柔软而有韧性,像是在对我说话。
我试着模仿奶奶的动作,先搓成一个圆球,再慢慢压扁,捏出一个头。可是,刚捏好的头总是会裂开,或者变得歪歪扭扭。我不服气,又重新开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奶奶在一旁看着,只是轻声说:“慢慢来,别着急。”
经过几天的努力,我终于捏出了第一个“小人”——虽然样子有点滑稽,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我兴奋地举着它给奶奶看,她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不错,你有天赋。”
从那以后,我开始对捏泥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学会了如何捏出五官、衣服和动作,甚至还能做出一个小动物。每当我完成一件作品,心里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我觉得,捏泥人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但每当看到那些精美的泥人作品,我总会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奶奶教我捏泥人的场景。那段时光虽然已经过去,但它带给我的快乐和回忆,却一直留在心底。
捏泥人,不只是玩泥巴,它让我懂得了坚持和耐心,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往往就藏在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