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带着艾草的清香,吹过街巷,也吹进了我的心里。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一个承载着千年文化与情感的日子。它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
小时候,每逢端午,家里总是早早地包粽子。奶奶坐在院子里,手捧糯米,轻轻剥开粽叶,动作娴熟而温柔。我站在一旁,看着她将红枣、咸蛋黄和肉馅包进粽子里,再用细绳捆紧,仿佛在编织一段回忆。那时的我只觉得好玩,却不知道这小小的粽子里,藏着多少文化的重量。
长大后,我才明白,端午节不只是吃粽子、赛龙舟那么简单。它是对屈原的怀念,是对忠诚与爱国精神的颂扬。屈原投江殉国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被一代代人传颂,他的诗篇《离骚》至今仍让人动容。每到端午,我都会想起他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习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端午节却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是街边飘香的粽子,还是江边热闹的龙舟比赛,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这些活动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期待。
端午节,是一段关于记忆与情感的旅程。它让我懂得了珍惜,也让我明白了传承的意义。在这个充满情怀的日子里,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记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的文化与情感,永远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