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关于徙的成语】“徙”字在汉语中常表示“迁移、移动”的意思,虽然它不是像“走”、“行”那样常见的动词,但在一些成语中却有着独特的表达和深刻的含义。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14个与“徙”相关的成语,看看它们背后的故事和用法。
1. 迁徙
“迁徙”指的是因某种原因而改变居住地,多用于动物或人群的大规模移动。如“候鸟迁徙”。
2. 徙宅
“徙宅”意为搬家、搬迁住宅,多用于古代,强调住所的变动。
3. 徙善
“徙善”意思是向善、改过从善,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后引申为向善、进步。
4. 徙薪
“徙薪”原指把柴火移到安全的地方,比喻防患未然、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如“防微杜渐,徙薪曲突”。
5. 徙木立信
这个成语源自《史记·商君列传》,讲的是商鞅为了树立威信,在城门立一根木头,承诺搬动者赏金,最终赢得百姓信任。用来形容通过实际行动建立信誉。
6. 徙居
“徙居”即搬家、迁居,多用于描述人们因环境变化而更换住所。
7. 徙义
“徙义”意为追求道义、坚持正义,常用于形容人有道德操守。
8. 徙步
“徙步”指步行、不乘车,强调依靠自己的力量前进。
9. 徙邻
“徙邻”是“孟母三迁”的典故演变而来,指为了孩子的教育或环境而选择新的邻居,体现重视教育和环境影响的思想。
10. 徙置
“徙置”意为安置、转移,常用于官方或制度性的安排。
11. 徙流
“徙流”指流放、迁徙到边远地区,多用于古代对罪犯的惩罚方式。
12. 徙民
“徙民”是指将人口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常见于国家政策或战乱后的调整。
13. 徙市
“徙市”指迁移市场或集市,常用于描述城市变迁或商业活动的变化。
14. 徙善远罪
“徙善远罪”意为改正错误、远离罪恶,是一种自我反省和提升的表现。
这些成语虽然不常见,但每一个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们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徙”这一行为的理解,也反映了社会变迁、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了解这些成语,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