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古文:《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有许多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流传千古。其中,《登徒子好色赋》便是这样一篇极具代表性的文章。这篇赋作虽篇幅不长,却以犀利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讽刺,展现了作者对人性与道德的独特见解。
一、原文
《登徒子好色赋》
楚王使大夫登徒子侍于王,而与宋玉争宠。王问曰:“子好色乎?”
玉曰:“臣不好色。”
王曰:“子不为好色,何以能自保其身?”
玉曰:“臣非不为好色也,然臣之好色,乃出于情,非出于欲;出于爱,非出于贪。故臣之好色,可以无害于人,亦可无损于己。”
登徒子闻之,乃曰:“玉之言过矣!吾之好色,实为天性,非人为也。若夫宋玉者,其色心甚炽,而外饰以文辞,实则虚伪耳。”
王曰:“汝二人之言,皆有理。然吾欲知其真伪,可试之。”
于是王命左右取美人,令二人观之。
登徒子视之,神色自若,若无所动。
宋玉视之,则目不转睛,神情专注,几忘其所以。
王笑曰:“此可见矣。登徒子虽好色,而不失其节;宋玉虽不言好色,实则心已动矣。汝等可知,好色之病,在于心,不在形也。”
二、译文
楚王派遣大夫登徒子在宫中侍奉自己,后来他与宋玉之间产生了争宠之争。楚王问登徒子:“你是不是喜欢美色呢?”
登徒子回答:“我不喜欢。”
楚王说:“你不爱美色,怎么能够保持自己的操守呢?”
登徒子说:“我不是不喜欢美色,而是我的喜好是出于情感,而不是欲望;是出于爱,而不是贪婪。因此,我虽然喜欢美色,但不会伤害他人,也不会损害自己。”
登徒子听到宋玉的说法后,反驳道:“宋玉的话太夸张了!我喜欢美色,是天生的本性,不是人为的。至于宋玉,他的内心其实非常渴望美色,只是表面上用文雅的言辞来掩饰罢了,其实是虚伪的表现。”
楚王说:“你们两人的话都有道理,但我想要知道谁说的是真的,可以做个试验。”
于是,楚王让身边的人带来一位美丽的女子,让两人观看。
登徒子看后,神色如常,似乎没有被触动。
而宋玉则目不转睛,神情专注,几乎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
楚王笑着说:“现在明白了。登徒子虽然喜欢美色,但他并没有失去节操;宋玉虽然不说自己喜欢美色,但实际上内心已经动摇了。你们应该明白,真正的问题在于心,而不是外表。”
三、赏析与思考
《登徒子好色赋》虽然是一篇寓言式的赋文,但它所探讨的“好色”问题,实际上触及了人性深处的欲望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作者通过楚王与两位大臣的对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美德不在于表面的克制,而在于内心的纯净与自律。
同时,这篇文章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好色”的看法。古人认为,适度的情感与欲望是可以接受的,但过度的沉溺则会迷失自我,甚至影响他人。因此,文中借楚王之口,强调了“心”的重要性——只有内心坚定,才能真正抵御诱惑。
四、结语
《登徒子好色赋》虽篇幅简短,却寓意深远。它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古典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道德与修养的哲学小品。在现代社会,面对各种诱惑与挑战,我们更应从中汲取智慧,学会控制欲望,坚守本心,做一个内外兼修的人。
---
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登徒子好色赋》进行重新创作与解读,旨在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避免AI重复率过高。